中国徽章网 - 徽章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资讯 | 国外资讯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产业分析 | 企业动态 | 展会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展会新闻 > 龙港人做徽章搞印刷,他写大海写黄鱼写盐,如今是文汇报副总编
K.biz | 商业搜索

龙港人做徽章搞印刷,他写大海写黄鱼写盐,如今是文汇报副总编

信息来源:bbbaaa.com   时间: 2021-05-13  浏览次数:22

  温州情 今天

   温州人 温州史 温州情

   温州市区的人,对龙港和龙港人的认知比较肤浅,只知道那边靠海,有座印刷城,而且又是一座农民城,城里的农民满中国跑。

   把车子开进龙港镇(现在称市),街道两边的广告牌比哪儿都多,沿街从头至尾的店铺,好多不卖东西,是洽谈业务的点。玻璃柜台里面,展示的尽是信封、各色广告纸、徽章、证件,还有金灿灿的奖杯。

   前不久,北京开两会,龙港的北京苍南企业商会副会长谢树淼给笔者寄来全国政协会议首日封,笔者很是开心,心想,您谢会长真个有神通。

   龙港人做徽章搞印刷是很出名的,他们的业务遍布全国。

   龙港人外出,在灵溪、平阳站坐高铁,或去龙湾机场搭乘飞机,基本上绕开温州市区直接就奔向全国各地了,市区的人很少听到龙港人的口音,也很少看见龙港人的面孔,广场路那里除外。

   市区的人就知道龙港人忙忙碌碌,嗓门特别高,就知道那边经常有新闻出。

   去年的《温州情》写过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的生平简介,陈进玉是龙港人。今天这篇介绍一位酷爱大海、热爱家乡龙港,热情宣传温州精神的龙港后浪。他是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现任文汇报社的副总编,他的名字叫缪克构

   龙港有个缪家桥,缪克构1974年出生那里。他的大学就读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后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完成研究生学业。

   他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时代开始小说创作,被评为“全国十佳校园作家”,2006年获“上海十大文化新人”称号。迄今主要诗集为《独自开放》(2003)、《时光的炼金术》(2015)、《盐的家族》(2018)。另有小说、散文作品《漂流瓶》、《少年海》、《黄鱼的叫喊》等六种。部分诗歌和短篇小说被翻译推介到国外。他是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生毕业后,1997年他就职上海文汇报社,成为报人,曾任该报总编助理、专刊部主任。2013年10月起任文汇报社副总编。谁都知道,文汇报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缪克构的新闻作品荣膺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上海长江韬奋奖等奖项。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撰文介绍缪克构时写道:

   缪克构是我的同乡兼同行。我们都是温州平阳县人,我住北港腾蛟,他住南港龙港。1981年平阳南港划出另设苍南县。

   龙港濒临东海,原来是一片芦苇滩、盐碱地。1984年开始,改革开放热潮推动龙港地区人民不花国家一分钱,全靠自己集资,新建了全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名副其实的农民城。三十五年后的今天,国务院又特批龙港镇由乡镇建制变成市的建制,龙港成了全国第一家“镇改市”。

   克构的诗集《盐的家族》就是写龙港家乡,开宗明义第一首诗《名字》就写:“祖父是一个在海边晒盐的盐民/每年夏天,都会拦截一段大海/在太阳底下蒸发/凝结成称为盐的晶体”,“父亲则是一个渔民,他在茫茫大海上/一次次撒下渔网/有时空无所获,有时候/捞上来满载的鱼虾和蟹”,“而我,既不会晒盐,也不会捉海/只会写一些无用之诗”。一家三代人随时代变迁,从盐民到渔民,到能写诗、会编报的诗人和报人。这个盐的家族的特点就鲜明地蹦跳出来,让人读了特别亲切,又印象深刻。

   缪克构爱龙港,爱温州。一次会议上,在谈到温州精神的时候,缪克构表示,温州精神的核心是吃苦耐劳与勇于创新,这是温州人的基因、融入温州人的血脉。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徽章网证实,仅供您参考